热,闷热,骚热。挤,真挤,大家都在暗中较劲,生怕被抢了位,狭长的走廊挤了四五百人,男的,女的,老的,少的,在等待开门,个个脸上都洋溢着一丝骚气……这是干啥?等待看表演,不是时装秀,不是舞台剧,更不是刘老根大舞台,而是啪啪啪,不是两个人的表演,而是一群人。当时,我在想,若是在国内,没人相信大妈们还有如此一面。什么原因?环境使然!什么环境产生什么气场,造就什么行为模式,就如同在海边,人人都穿着比基尼,没感觉有啥,假如冬天你穿个比基尼逛商场呢?那,你就是奇葩了。七八年前,去四川旅行,认识了几个大姐,大连的,年龄50岁左右,她们聊天就蛮放得开的,当时我们还属于小鲜肉系列,她...
我喜欢吃石锅拌饭,平时喜欢去土大力。据说,土大力不正宗。那去哪吃?青岛,城阳,韩国人的聚集地,这里有很多韩国餐馆,是韩国人开的,招待韩国人的,那咱就去尝尝吧,那是2006年,也就是10年前。里面服务员全是韩国人,不会说中文。那咱就照着菜单上的图片点吧。超贵,人均消费应该在300元以上,人民币,关键是吃不饱,当时是朋友带我去的,一结帐,很尴尬,感觉咋浪费了这么多钱?口感也一般,不如土大力好吃。后来,我去青岛发展,在青岛也认识了个韩国朋友,我们语言不通,全靠手语,竟然也成了朋友,是爬山认识的,无论韩国人还是日本人,到了青岛都喜欢爬崂山,因为这么美的地方在他们国家没有...
朋友发了一篇文章给我,让我给把把脉。那您是找错了人,在我的评语里,只有三组词:讽刺、打击、挖苦。不怕?那可以!文章主题可以归纳为一句话:好看的皮囊太多,有趣的灵魂太少。讲了一对孪生姐妹。奇丑。姐姐,很善良,乐观模式,婚姻幸福,以老公的口吻来做的讲述,老公说,结婚八年了,自己一直都很庆幸娶了她,跟她在一起永远都是开启了快乐模式,例如走错了路,多绕了两个小时,老婆不仅仅没生气,反而手舞足蹈地感叹:太好了,多看了这么多风景。妹妹?很刻薄,同样是老公走错了路,骂了老公八辈祖宗,自然婚姻不幸福,已经离过两次婚了。我懂了,姐姐之所以幸福,是因为她的灵魂有趣。这篇文章阅读量、点...
那年,我去天津,坐火车去的,住锦江之星。旁边是个汽车贸易公司,主要做进口汽车。吃过早饭,出去溜达溜达,进了汽车展厅,有路虎有宝马,真好,眼花缭乱的,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……咦?宝马还有两厢车呀?当时没见过宝马1系,感觉真新奇,就想进去坐坐,刚要拉车门,一个胖胖的销售员走过来,没好气地说:别动,那车卖了!我急忙解释:“不好意思,不好意思!”我灰溜溜地走了,从那以后我对宝马有了阴影,原来卖宝马的都这德行?有啥了不起,暴发户才开宝马,送我我都不要,奶奶个头的。这个事对我触动特别大,为什么别人进店都有人迎接,我进店没人搭理呢?问题是不是出在我自己身上?我是不是太像屌丝了...
最近在整理通讯录。一整理才发现,原来那么多朋友已经不再联系了,原来是亲得不能再亲了,看到一个名字,我会犹豫那么一下下,是删还是留?多数是删。我手机很少响,一天能响一次?一般就是媳妇打电话问我回不回家吃饭,偶尔好几天不响,突然一看,早已没电了,关机了。甚至,我很少带手机。这两年,认识了很多球友,偶尔也交换联系方式,不过也没人给我打电话,怪不?不带手机?那微信怎么上的?我有两个手机,一个专门打电话的,一个专门上微信的,我平时带的那个手机,就是专门上微信的,所以找我,微信是最方便的。我发现,我通讯录里已经有朋友离世了。想想挺恐怖的,原来我们长大了,变老了,离疾病、死亡越...
从山东到四川,2000公里,我走了三天,真是一路西行一路唱。上午写作,下午赶路,晚上会友,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独处状态,可能真是成熟了一些的缘故,我竟然没有感到孤单,反而很享受这个状态,一边开车一边思考,仔细梳理了2015年,有可喜可贺,有可悲可叹。过去的我,喜欢前呼后拥,稍有独处就如坐针毯,身边玩伴换了一群又一群,我一直都对那些喜欢独行的人充满了怀疑,旅途中一个人有意思吗?新宝曾经反驳过我,他告诉我,旅行越久,越喜欢独处。对于他的这句话,我是充满了怀疑,因为我提出过相反的理论:风景只是背景,关键与谁同行。终南山下雪了。强制下高速,我把车子停在路边,坐在车里看雪景,山雪一色,...
钓鱼有乐趣吗?我觉得没啥乐趣,可能与我不会钓有关,跟风买了个鱼竿,去日照水库钓鱼,一下午毛也没钓到……真理解不了这玩意有啥乐趣。问钓友要了两条小鱼,想带回家给儿子养着玩的,上了车,鱼不老实,我又怕鱼儿中途跳出来,渴死了,算了,还是放它回去吧。我把它扔进了水库里。我心想,这鱼儿回去跟伙伴描述,会不会说自己遭遇了外星人劫持?可能会,但是没鱼信!我们这边有化工企业,浙江老板投资的,主要做石油的深度加工,具体是啥业务我也不懂,打球的缘故,认识了几个球友,浙江人,他们跟我关系不错,因为我会说普通话。其中有个喜欢钓鱼,那是真痴迷,每到周末都要去钓,甚至要带着帐篷去,周五晚上去...
人们,总是期待变化。惊艳一次容易,越来越惊艳,很难,例如我们看《中国好声音》,很多人只留下了一首歌,例如那个扎着小辫子的张玮,还有李代沫。一出场,大家急忙惊呼,冠军,冠军,绝对的冠军。后面咋被淘汰了?因为,表现越来越差,大家是希望他们能越来越震撼,很遗憾,没了。偶尔,我也追作家,挨着读他的作品,读不上三部,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了,为什么?很多故事原型都有重叠,包括故事的设计思路,看开头我就知道结局了,没意思了,为什么作家不创新呢?咋创新?脑子里就这些东西,人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重复中度过的,你指望他每天的生活都是新鲜的?太难了。若是一个作家有过巅峰之作,想突破,太难,例...
上周,来了一群小伙伴,一起去泰国旅行的队友。有个小伙是长春的,我给起了个绰号叫:九日,因为他名字里有个“旭”字,当时不是特别流行五环歌嘛,我也给配上了歌词:啊~~九日,你比十日少一日。九日来找我啥事?他要做人参酒。他的主业是卖人参,主要走电商拍卖,一年利润小百万吧,89年的小伙,特文静,特健康,就是一眼看去蛮有活力的类型。人参为什么适合拍卖呢?第一、在老百姓眼里,人参是神药。第二、十年、深山、野生这样的字眼,让人参立刻高大上起来。实际上呢?人参并不贵,甚至很便宜,货源也非常的充足……拍卖恰好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,于是偶尔会出现一个现象,一支300元的人参最终拍到了1万多,不...
家门口开了个面馆,生意超火。酸菜鱼面。顾名思义,就是把面下在了鱼汤里。好吃吗?女生喜欢吃,我只是图新鲜,体验一把而已,我觉得一般吧,我不喜欢吃淡水鱼,有泥腥味。要排队。点完餐,我在等桌子,小情侣吃饱了,我喊服务员收拾盘子,顺便占了这个位置,双人桌。装文化人,一边等,一边看书。排队的人越来越多。有女生走过来:哥,这边有人吗?我说,没。她问,能坐吗?我说,随便。文章里的我仿佛是放荡不羁的,现实生活中我很少跟女人有交集,我嫌麻烦,也过了那个年龄,梁子和笑笑在我这边常驻,他们从来没见我跟女生交往过,甚至怀疑我是不是那个。哈~~女生坐下,说是女生,其实应该年龄比我大,35岁以上...
昨天,跑了趟德州,拜访秦教练。秦教练是教骑车的。骑车这玩意还用学吗?就跟入洞房是一个道理,上去就会。真的吗?非也!骑车是门技术活,若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,很容易出现运动劳损,例如膝盖积水,膝盖就跟刹车片一样,属于易耗品,不能自主修复,日积月累就容易出问题。例如,我们骑行的时候,喜欢把座位调得很低,仿佛坐着才有安全感,但是我们是如何发力的?是靠小腿的力量硬扭的,假如把座位调高,把屁股翘起来呢?我们是用大腿发力的,特别有劲。说个细节,很多人可能都没发现,专业骑行运动员的鞋子是锁在踏板上的,为什么要锁呢?一是确保动作到位。二是减少动能损耗。右脚朝下蹬,左脚朝上提,因为有锁...
春节在四川,实在无聊,顺手搜了一下附近的人。有个姑娘,资料里写的青岛。咦?还有山东的?一加,一聊,四川姑娘在青岛读书,回来过年,简单聊了几句,例如在哪个大学,读大几了,为什么选择青岛等等。昨天,竟然联系我了。我早忘记她是谁了,急忙翻聊天记录一看,想起来了,问她啥事?她问,你能借我点钱吗?下月我还你。我问,多少?她说,200就行。我问,没钱吃饭了?她说,是。我问,怎么给你?她说,微信发红包就行。我问,什么时候还?她说,下月1号。我问,我相信你的理由是什么?她说,不想借就算了。果然是四川的,跟我媳妇一个性格,辣妹子,可是我就好奇了,我一共跟她聊过不到20句话,她为什么会找我...
1999年,山东鲁能夺取了双冠王,那时我读高中。比赛时,我们还在上自习课,我们只能偷偷地听收音机,有直播。比赛结束时,整个教学楼都是欢呼声……太兴奋了,太幸福了。高中时,我们唯一的爱好就是踢足球,大家买报纸只买体育版,就喜欢关注鲁能,鲁能若是赢了,能高兴一周,若是输了,则郁闷一周。当时,我就在反思这个问题,作为一个高中生,应该以学业为重,为什么要被一个不相干的球队左右情绪呢?输了也不罚我款,赢了也不发钱给我。一方面总是劝自己,戒掉。一方面,戒不掉。如今,我们都成家立业了,偶尔我看同学在群上聊天,喜欢篮球的那几个,依然打篮球,喜欢足球的那几个,依然踢足球。我呢?准确的讲...
在医院没事,我就挨着逛。逛到了流产区,还要排队,有年龄大的,有年龄小的……学生一直都是流产的主力军,根本问题就是她们不懂得保护自己,另外也不可能把孩子生下来,只能选择流产。西方,流产很少,为什么?第一、性教育比较完善。第二、宗教反对流产。刚谈恋爱时,不懂得戴套,总觉得那玩意不舒服,也让女友怀孕过,害怕,咋办?急忙药流了,双方都觉得松了一口气,我不影响读书,她不影响工作。内疚吗?即便内疚,也只是觉得她受了苦而已,从孩子的角度?没想过这些问题!那哪是孩子?没成型。2009年,心理学老师去青岛玩耍,她给我讲了关于流产的一些故事,怀孕那一瞬间,上天就分配了一个灵魂到孕妇的肚子...
办公室门被敲得山响。谁呀?这么胆大?我开门,一个老太太,后面一个娃,娃七八岁,看老太太的容颜打扮,应该属于城郊的,没有劳作痕迹,但是又不属于退休人员。我问,大娘,咋了?她自言自语地说,不是,不是。我问,您找谁?她说,存1万元返两千的那个……我懂了。返利网。我说,大娘,你回去吧,人家不干了,关门了,都跑了。其实,还在干,招商正在如火如荼的,整天喊一群老头老太来听课,动不动还吵架,整栋楼都能听到,不过是在我们上面十层,老太太把25层想成了15层。我在想,等我们老了,手里攒点钱了,也要抓紧交给儿女,否则,早晚会被年青人设局给弄走了,咱的经验属于咱的年代,咱搞不懂年轻人...